本文作者:优淘

南红玛瑙 走“红”大江南北

优淘 2023-06-21 358
南红玛瑙 走“红”大江南北摘要: 原标题:南红玛瑙 走“红”大江南北 游客们正在选购南红玛瑙产品。 记者 钟源 摄...

原标题:南红玛瑙 走“红”大江南北

游客们正在选购南红玛瑙产品。 记者 钟源 摄

南红玛瑙 走“红”大江南北

凉山产南红,色艳、温润。经过多年的发展,凉山南红,开始走红大江南北,为凉山旅游增添一抹红。

端午假期,广州游客林先生一大早就来到了西昌大凉山南红玛瑙城挑选自己喜爱的南红饰品。来凉山去逛南红玛瑙,已成为外地游客的必选项目。

发展壮大的南红产业

“从2009年,凉山南红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但是南红销售一直处于一种自由的状态,大多在西昌民族风情园、仿古街、上西街等地沿街为市。”西昌市大凉山南红玛瑙文化协会会长李宗文介绍说,2013年9月,大凉山南红玛瑙城正式开城,标志着凉山南红玛瑙走上了一个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市场阶段。

同月,大凉山南红玛瑙文化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凉山南红从以前的个体经营发展到团队合作,开始以整体打造来推进凉山南红全面发展。近年来,四川省南红玛瑙文化产业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大凉山南红立足西昌,走出大凉山,正逐步走向全中国,走向世界。

大凉山南红玛瑙城由两街两区组成,以廊桥为中心的金桥街和向佛街,南红批发中心和交易中心区,南红文化产业园区,分为原石区、珠料区、加工区、半成品区、精品成品店面区。

李宗文介绍说,2013年以前,销售南红的店铺为20多家,摆摊销售的有200多家。如今,南红玛瑙的经营总面积为2万多平方米,其中:南红玛瑙经营店铺共120家,面积6000余平方米,生产加工区2500平方米,毛石摊区3000余平方米,玛瑙批发中心900平方米,南红交易中心面积1000平方米,南红文化产业园区经营面积1000平方米。柜台经营户1100多家。常年平均毛石商家500 家左右,高峰期近1000家、半成品商家200多家、平均每天有2000余人在玛瑙城进行交易。

整个南红玛瑙城平均每天交易额约150-200万元,全年交易额5亿元以上。在南红玛瑙市场全年营业额上1000万元的商家就有15家。

按照“政府引导、协会主体、市场运作、文化提升”的原则,今后将大凉山南红玛瑙城打造成“四川特色旅游商品开发示范基地”,让凉山南红玛瑙更上一个台阶。

为凉山旅游增添一抹红

“南红玛瑙有着中国人喜爱的中国红,是玛瑙中的钻石。”李宗文说,为了让南红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南红玛瑙文化协会成立以后,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2届“中国大凉山南红玛瑙节”。2015年以来,成功举办了2届“中国南红文化交流合作峰会”,从而形成西昌南红玛瑙每年“一会一节”长效机制。

四川南红协会和大凉山南红协会,在不断规范场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北京、上海、苏州、广东、重庆等地的交流合作。发起组建“中国南红联盟”,南红联盟秘书处常设大凉山南红玛瑙文化协会。

四川省南红协会,不但做市场推广,更注重南红文化的挖掘,让文化注入南红,延伸南红文化的生命力。2014年10月,“大凉山南红玛瑙城”商标注册成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进一步有效的从文化上推动南红的发展。

南红玛瑙的兴起,同时促进了南红教育事业的跟进,2015年,在四川现代职业学校开设与南红紧密相关的“珠宝加工、鉴定与销售”专业的中职和高职班,从而进一步提升南红玛瑙的产业链,促进南红玛瑙的纵深发展。

为了让南红玛瑙艺术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由大凉山南红玛瑙协会创办的“凉山南红大师坊”,正面向社会开放,整个大师坊陈列有来自全国南红雕刻工作室不同大师作品。同时,大师坊也是南红爱好者的交流中心,是整个西昌南红培训基地。

即将走进“玉”时代的南红玛瑙

站上高平台,瞄准国际市场。2014年10月,在第十一届国际旅游文化推介会上,凉山与波兰签订合作协议,计划将凉山南红玛瑙推介到波兰,并借此进入欧洲市场。根据初步商定,确定了凉山南红玛瑙与波兰琥珀之间将开展产品交流、人员培训和工艺加工三个方面的合作内容,目前前期工作已经启动。

2014年底,四川省质监局制定的关于《四川省南红地方标准》颁布。2016年,由中宝协和国家质检中心共同牵头,对玛瑙系列标准,纳入国家标准的制定,将南红玛瑙及其他以二氧化硅为主的珠宝,统一归入“石英质玉”,预计年底国标将会出台,南红玛瑙将走进“玉”的时代。

今年,大凉山南红玛瑙城准备申报“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特色产业基地的申报成功,将会更好地促进南红玛瑙市场规范发展。

记者 袁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优淘本文地址:https://www.panta666.com/post/10763.html发布于 2023-06-21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文玩乐趣笔记

赞(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