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优淘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科研管理部科研业务总监叶晓瑜:和同事一道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优淘 2022-06-19 304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科研管理部科研业务总监叶晓瑜:和同事一道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摘要: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忧...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忧【人物名片】叶晓瑜,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鞍钢集团钒钛(钢铁)研究院(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科研管理部科研业务总监、特级研究员。主持重大科技攻关和科研项目多项,创造效益超亿元,作为第一完成人获授权发明专利14项,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曾获四川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人物故事】孩子放学了,我去接一下。5月13日下午,开完工作会议已过下班时间,叶晓瑜和记者边走边聊。她声音轻柔,眼里满是笑意。正是这位花城女子,和团队一起锻造出强度最高的钒、钛微合金化汽车结构用钢。这是一个新领域,要出成果不容易!2008年,叶晓瑜硕士研究生毕业,来到攀枝花工作,朋友和同学为其忧心。很多人认为,应该沿着原有的研究方向拓展,但我们要做的是钒钛合金钢,这是一条不同的路。叶晓瑜眼神坚定,在她看来,新路不好走,但意义重大,不得不走。钒、钛资源是我们的特色优势,开发利用好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叶晓瑜一头扎进钒、钛在钢中的作用机理的研究中,并在此基础上研发能源用钢、汽车用钢等高强高韧热轧板材产品。强度和韧性是两个重要指标,但两者就像跷跷板,难以兼得。叶晓瑜告诉记者,在保证韧性的同时不断提升强度,成了她研究的主要目标,我刚参加工作时,汽车用钢强度只有500兆帕,现在已提升到1000兆帕。从500兆帕到1000兆帕,叶晓瑜和同事努力了10多年,一步一个台阶。从600兆帕到700兆帕是个坎。叶晓瑜回忆,2017年前后,经过艰难摸索,相关技术终于通过实验室验证,但试产环节出了问题。实验室做100多公斤没出问题,100多吨的试产也没出问题,最后400多吨的试产出了问题,钢材成型过程中出现断裂。数百吨的材料损耗,加上科研、生产人员的辛苦付出,让叶晓瑜压力颇大。压力再大,也不能慌。叶晓瑜告诫自己,这个时候更需要缜密和细致。她带着团队自实验室到生产线重走一遍,对每个环节进行漏洞排查,最终采用新工艺解决了问题。如今,700兆帕到850兆帕强度的热轧板材,成了攀钢的拳头产品之一。现在路上跑的货车,很多都在用。叶晓瑜说,攀钢蹚出来的新路,不仅降低了锻造成本,竞争力十足,材料性能还在不断提升,1000兆帕的产品已上车测试,批量生产不远了。今年初,叶晓瑜来到新岗位,担任科研管理部科研业务总监,在更广阔的研究领域继续前进。我们正在布局更多基础前沿、引领发展的研究项目,突破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叶晓瑜表示,未来将和同事一道,围绕国家和四川战略需要,打造原创技术的策源地。【感言】感谢攀钢研究院给我提供学习和成长的平台。当选党代表,既是对过去成绩的肯定,更是对未来成长的激励。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为攀西资源综合利用的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贡献力量。

微信号:tb588800
【文玩:绿松石、南红玛瑙、蜜蜡一手货源】 添加掌柜微信,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优淘本文地址:https://www.panta666.com/post/2306.html发布于 2022-06-19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文玩乐趣笔记

赞(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