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蜡为非晶质体部分组织较疏松而又不含其他矿物的蜜蜡能浮于水(英文蜜蜡Amber一词自阿拉伯文,其原义即为浮于水的意思)。蜜蜡摩擦产生静电荷,能吸附纸片、铁屑等轻微物品,部分不摩擦亦带有静电荷,握之有啜手的感觉。
在中国,自古及今称呼蜜蜡亦有过好几个不同的名称,例如有虎魄、琥珀、珀、蜜蜡、遗玉、江珠、顿牟、育沛和红松香等数十种之多,其中亦有地方、和时代之分。但是现在,琥珀市场越来越细化的基础上,才分出了蜜蜡的支系。石化年份亦同于其他珀类,短则二千万年至五千万年,长则六千万年至上亿年,市场上常见的基本都是石化两千万年至五千万年的矿,石化年份越长的越罕见也越有价值。
只有半透明至不透明的琥珀叫做蜜蜡。蜜蜡的颜色有蛋清色、米色、浅黄色、鸡油黄,橘黄色等黄色系为主的颜色。基本是产于波罗的海以及印度克斯米尔地方的一种琥珀。枣红色蜜蜡是黄色系蜜蜡外皮氧化产生包浆而颜色变深导致的,也因为如此,市面上产生了很多人为加工氧化的枣红色或者颜色更深的蜜蜡。
最常见的蜜蜡主要是产在波罗的海地区的黄色蜜蜡。一般常见的黄色,白色,甚至有些还是半透明的状态,称为半蜜半珀。黄色有深浅之别,年头久的老蜜蜡通常是深黄色,有的甚至发红。缅甸所产大多为琥珀但也有少部分珍稀的蜜蜡,中国的抚顺也有出产少部分,不过近年已近枯竭。蜜蜡有许多种颜色,皆因埋藏地质含矿物质的不同。这些珍罕蜜蜡形成年代在四五千万年以上,甚至有一亿多年。但它们的数量却非常稀少,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据地质学研究,远在三四千万年至一亿年前的始新世和白垩纪年代的松柏和枫树脂经过地质变化石化而成。地质变化使得不同外部环境和物质成分构成蜜蜡的许多不同品种和色彩缤纷的玄妙变化。蜜蜡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天然珍贵宝物。它的产生形成过程须经历数千万年,其间历尽沧桑,又令它增添了无数瑰丽的色彩。蜜蜡的神奇变化,使它几乎无一雷同,仿佛任何一件都是世间独一无二的。它的美丽、神奇,每每予人一番惊喜。况且,蜜蜡肌理细腻,触手温润、熨贴(这点颇类中国软玉),不似一般宝石冷冰,缺少一份人情味。
蜜蜡,为有机类矿物之一,质地脂润,色彩缤纷,用途广泛,价值超卓,与其他自然宝石一样,享有地球之星的美誉。蜜蜡蕴含无数的色彩,有的透明晶亮,有的半透明,有的不透明但色纹斑斓。透明的若再加上光线照射,往往有多种色彩显现。
收起
形成
远在三四千万至一亿年前的始新世和白垩纪年代,地球上生长着许多针叶植物:松柏和枫树,这些树木多脂液,在某一地质时期受到外界强烈刺激,分泌了大量脂液落在地上,并随着地质层变动而深埋地下,再经过三四千万年以上的地层压力和热力,这些脂液便石化为琥珀。地质学研究又表明,琥珀最早形成于距今一亿年左右的白垩纪,最迟点则在距今二千万年左右的中新世,中新世形成的琥珀已经比较软(多米尼加蓝珀即其中之一)。之后,因针叶林剧减和石化时间愈来愈不足,加上地层运动渐渐稳定,琥珀的形成就愈来愈少。琥珀形成以后,在悠悠岁月中,经历地壳升降迁移、日晒雨淋、冰川河流冲击的种种磨炼,有的露出地表,有的再埋入地下。露出地表的琥珀,有的被冲入海中成为海珀,有的被冲入湖中成为湖珀,再埋入地下的成为矿珀,(多蕴于沉积地层和煤系地层)。琥珀在形成过程和之后的漫长岁月中,受到周围水土有机物、无机物和阳光、地热等环境因素影响而产生了种种变化,除母体仍为树脂(已经石化)外,其他诸如颜色、比重、硬度和熔点等,都产生了一定差异,甚为玄妙,甚为奥秘。古人始终无法获得合理解释,只有现代化学、物理学,才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分析出其中的玄妙。
蜜蜡
品种
蜜蜡因产地不同而有多个品种,色彩的富丽和神奇变化,亦令蜜蜡看上去有更多种类,更具美态与魅力,更能迎合不同人的不同喜好和需要,给予人更多的玩味与乐趣。
黄、红、蓝、青、白、赤、黑、紫、绿、橙这些宇宙常见的基本色调,蜜蜡都一应俱全,而其中以黄色为最普遍。树脂本身就是淡黄色,加上深层土壤黄者居多,对蜜蜡色泽的影响亦最大。如图1中的巨型黄丝蜡佛珠,此串佛珠共34子,珠体为黄丝蜡,质地非常纯正,强光照射半透光,金黄色绢丝与流纹,有的呈云雾状,甚为美丽。每子长约3厘米,枣状,旧工。一子有一细小红色炙痕,表示品质天然纯正及含矿物成分高。金黄色是佛门正色,是一串非常庄严的佛珠。因珠粒太大,其用途非供掐念,而是作镇寺之宝,或镇宅、镇店之宝,象征吉祥如意。属于不可多得的极品。不过,尽管上述基本色调蜜蜡一应俱全,但仍不足以反映其在颜色方面的丰富多彩。不同的颜色共存于同一块蜜蜡中,以及由此产生的变色、变彩,使蜜蜡的颜色多得难以胜数。不但如此,即使单色蜜蜡,其色层亦有深浅浓淡之别。如果使用不同的光源照射,蜜蜡呈现出来的色彩会另有一番景象。譬如用钨丝光(电灯泡、手电筒发出的光)照射,部分蓝晶和绿晶会变为紫红色。此外,鉴赏者的视线方向不同,亦会看到不同的颜色。再者,有的蜜蜡甚至只能令观赏者感觉到某种颜色的光影若有若无地闪耀,但却没有实际的色体存在。
蜜蜡作为一种有机珍宝,与无机珍宝在化学成分和原子结构上有很大不同,但在珠宝学特性上,则又颇多相似的地方。从光泽上看,蜜蜡大部分为蜡脂(松脂)光泽,但亦有非常光亮的玻璃光泽(玻璃面蜜蜡)、金属光泽(金面蜜蜡)和光可鉴人的水银光泽(纯净黑蜜蜡)。珠宝的光泽与光的反射方式有关,亦与表面抛光度有关,蜜蜡的情形亦复如是,譬如黑蜡和海宝蓝等,只有高度抛光后才显现水银面光泽,否则黯然无光。
珠宝多数色彩漂亮迷人(包括所谓无色的在内),而不同的颜色又与不同的成分有关,如果同时含有多种色素成分,就会有多种颜色。蜜蜡亦不例外。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珠宝颜色的多向色性和干涉现象。所谓多向色性指的是某些珠宝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去,可以有两种或多种的颜色和色调。蜜蜡亦有此情形,如蓝精灵背看为蓝色,正看为紫红色。蓝精灵主要产于伊朗等国,因产量少,一般只做手串、念珠,30多子的颈链难觅。属特级品。至于干涉现象则由宝石内部的结构反射光线引致,令珠宝呈现缤纷的变彩,如月长石、蛋白石和钙钠长石等,都有因光的干涉效应造成五颜六色的虹彩。蜜蜡亦有因气泡、裂缝和打孔造成的变彩,给人以特殊美感
此外,在符合宝石概念方面,蜜蜡虽有弱点,但亦有优点,而基本上完全满足宝石的主要概念条件。一块天然矿物要被视为宝石,必须具备3个条件:美观、珍贵和耐久,这三者构成宝石概念的基本要素。在所有宝石中,蜜蜡的耐久性几乎敬陪末位,这是其弱点。但其具有其他宝石所没有的优点。譬如有的蜜蜡宝光四溢,触目灿然;有的含蓄高雅;有的同时具有多种色调,尤其光影闪烁者,色泽似有若无,其美丽犹如梦幻;有的蜜蜡不但具多向色性,而且能对不同光源产生不同反应;隽美之外兼具幻妙,这些都是蜜蜡的独特处,为其他许多珠宝所无。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