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生活需要盘玩◢ 默向南与你共同成长

这是默向南的第 003 期分享
作者 | 默向南
来源 | 生活需要盘玩 (ID:prd365)
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ID:jdzjp8888)
最近看到了 #年轻人不去大城市就没出息吗# 话题冲上了热搜。
网友的讨论也非常激烈。
“为什么一定要有出息,难道平淡的过一生就是一种错?”
“我就只想有个自己的房子,下了班看看书,养养花,画画,为什么一定要去大城市呢?”
“思维很重要,既然竞争压力大,就要在年轻时多提升自己。”
看到了大家的讨论,话题最终都聚焦在大城市的“去与留”这两点上。
A.如果我选择逃离北上广,我就一定要留在老家发展。
B.如果我选在留在北上广,我就一定要一直待下去。
因此,我梳理了一下大家对于“大城市”与“老家”之间利弊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大城市优点:发展速度快、紧跟时代潮流、人脉圈子广、薪资高、机会多
大城市缺点:长期处于漂泊状态、家人朋友团聚机会少、生活节奏紧张、没有过多个人时间
老家优点:生活节奏慢、能够与家人朋友团聚、个人时间比较多
老家缺点:发展速度相对较慢、无法紧跟时代潮流、人脉圈子窄、薪资低、机会相对较少
如果这个话题出现在“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的时代,那么年轻人选择去大城市发展,机会肯定要比在老家多,这是无可厚非的。
而如今已经是信息时代,互联网高速发展,信息爆炸,交通发达。
这种地域限制已经变得很模糊,今天我可能还在老家,明天上午就可能已经出现在北上广的街头上。
所以,对于北上广的“去与留”并不只是A与B之间的单选题,还可以有第三种选择。这就是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的观点:
通过重构人生底层逻辑,达到能够让自己自由穿梭在多个城市之间的生活状态。
既不困于北上广“996”的高压加班生活,也不陷于“安逸”的老家生活,而是精神饱满,实现自我的终极之路。
说到这里,很多朋友就会觉得“这有点不靠谱吧,大家都是普通人,生活压力那么大,怎么可能实现呢?”
实现这个目标确实需要一个必要的条件,那就是热情。
热情从何而来,绝不是从北上广“996”的高压生活中来,也不是从所谓的“安逸”的老家生活中来。而是通过寻找自我的过程中得来的。
只有找到属于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才是打开理想大门的钥匙。
那么,问题来了。说了这么多,究竟如何实现?
首先要做的就是,年轻人一定要带着“目的”去大城市闯一闯,正所谓世界都没有看过,哪里来的世界观。
这里有五个层级跟大家分享。
01
重塑思维系统
从老家来到了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
首先,从生活、工作、娱乐等各个方面都会与老家不同。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体验到“老家思维系统”与“一线城市思维系统”的碰撞。
举个简单例子。
在老家的生活中,一般来说,晚上9点左右,街上的人就已经很少了。而在一线城市,即使是晚上11点,有的写字楼还灯火通明。
北京·百度大厦
其次,在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中,如何让自己能够适应并且思考、学习到各自的优势是一个必要的课程。
再次,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逐步完成了对两种系统了解,从而产生出属于自己的思维系统。
最后,经过自我的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完成思维系统的重塑。
02
打破认知局限
完成了第一层级的思维系统重塑,自然就会进入第二个阶段。
在老家“安逸”的生活中,有些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到了一线城市,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在老家,“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结婚生孩子”是一个普遍认知。
无论是亲戚还是朋友,100个人当中,至少90个人会这样想。你不去这样做,大家就会以关心的名义,“推着你”去这样做。
到了一线城市,没有人关心你是否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也没有人在乎你是否结婚生子,对于工作是否稳定和是否结婚生子,大多持有宽容的态度,因为大家都很忙。
在老家的生活中,如果你提出一个与大家不同的想法,马上就会有很多人来“纠正”你的思想,让你重新回归到他们的队伍中。
到了一线城市,你提出一个与大家不同的想法,很可能会得到认同与支持,甚至会认为你是一个有想法的人,因为这里的人来自全国各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大城市和老家的价值观取向,会让来到这里的每个人感到惊喜,同时也会感到不安。惊喜之处在于你的思维不再束缚,不安之处在于,打破认知之后的不知所措。
03
脱离原生家庭
独立生活
在经历了前两个层级之后,思维和认知已经变得比之前更加的全面,在这个阶段,已经完全脱离了原生家庭的生活模式,逐渐地衍生出了自己的一套观点和做事风格。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和积累,这时就可以开始探索属于你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而这正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点。
很多鸡汤都会给大家灌输一个概念,就是年轻人不要频繁的换工作,而是要在一个领域深耕十几年,成为行业佼佼者之后,就会取得成功。
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但是缺少了一个必要的前置条件,就是“热爱”。
如果此时,你并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就会陷入类似北上广“996”的怪圈中,无法自拔。
少数人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大部分的人需要寻找。
这里举一个微信创始人“张小龙”的故事。
1994年秋天,刚满24岁张小龙,从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顺利毕业,幸运的他很快求得在电信机关单位工作的好机会。
这份铁饭碗工作,让周围很多朋友都十分羡慕,但张小龙却不以为然。
每次看到政府机关大楼,他都感觉“一种窒息从头顶笼罩下来”,于是他放弃电信部门的铁饭碗,毅然投身活力四射的互联网行业。
早期的互联网创业者大多选择某一个领域做一款产品,比如马化腾做社交软件QQ,李彦宏选择搜索引擎做百度。
张小龙的开局也是如此,不过很难有人能想象到,全靠一个人可以做出一款像Foxmail这样优秀的软件。
2000年互联网泡沫到来,已经完成Foxmail技术调整的张小龙很少优化更新,这些工作无法激起他的事业热情。
他打算回到互联网创业的正轨上来,卖掉Foxmail。好运就这样找上门来,博大互联网公司开价1200万元收购Foxmail,张小龙获得第一桶金。
5年后腾讯收购Foxmail软件,张小龙加盟腾讯公司,全面负责并带领QQ邮箱团队。
2010年年底,一向沉默寡言的张小龙给马化腾发出一封邮件,建议腾讯做移动社交软件。马化腾立即同意,微信正式立项,由张小龙负责。
自此之后,微信一发而不可收拾……
张小龙的成长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才是成就自我的捷径。
爱因斯坦说:
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04
挖掘更多的
可能性
在完成第三个层级之后,独立人生的大门已经打开,这时就可以挖掘自身更多的可能性,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挖掘自身更多可能性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试错。
年轻人最大的资本,就是年轻。年轻时可以不停地试错,直到找到自己的赛道。
试错也需要勇气,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对你的“试错”行为表达赞赏,而大部分人通常都是持否定态度。
父母很爱你,他们不愿意看到你犯错,只是希望你能够按照他们的经验去好好生活。
朋友很爱你,他们不愿意看到你犯错,只是希望你能够在大队伍里面以相同的方式一起成长。
家人和朋友都会努力的拉住你,以免你掉入无底深渊。
可是,事实上,当你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只有去“试错”,才能找准方向。
就像童年时期学习骑自行车一样,没有人能够替你去骑车,只有当你自己骑上自行车,并开始“试错”,最终才能成功的学会这个技能。
道理浅显易懂。但很多人成年以后,就变得束手束脚起来。
爱迪生说过一句话:
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
05
拥有选择权
在拥有选择权之前,你已经完成了前面的四个阶段。
重塑思维系统,让你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
打破认知局限,让你改变了对事物的单一看法。
独立生活,给你带来了属于自己的 Free Style。
挖掘自身更多的可能性,让你可以寻找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
至此,你的人生格局已经发生了质变。
“逃离北上广”还是“留在北上广”,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这时,需要思考的问题是,怎样做才能对我真正热爱的东西(也就是内心的真实目标)更有利。
在有利的前提下,我既可以走,也可以留,甚至于穿梭于两地之间。
告别“996”吧,去寻找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
告别“安逸”吧,去实现真实的自我。
END
与◤默向南◢一起共同成长
说出你的意见,表达你的观点
提升你的内在价值的同时
外在价值同样重要
颜值时代
你的形象价值百万
我们让你内外兼修
▼
如果你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文玩
我们的团队为你提供
专属你的文玩器物
扫码添加清风掌柜
▼
看完记得关注@生活需要盘玩
及时收看更多好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