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旅游报
文
昭苏天马文化体验游
线路简介:在天马之乡新疆昭苏,马是最耀眼的明珠。该线路从天马文化的历史渊源到红色知青文化、中草药文化,从天马骑行到马术比赛观摩,从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到丰富多元的人文风俗,都可以沉浸式体验一番。
行程路线:高原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马厩里民宿→知青红色小镇→吐格勒勤布拉克村→天马旅游文化园→特克斯河国家湿地公园→夏塔景区→天马博物馆
夏塔不是一座塔,而是一个古老的地名,也被称作夏特。它位于新疆昭苏县境内,是夏特柯尔克孜族乡政府所在地。
夏塔在维吾尔语中是“梯子”的意思。这里曾是古乌孙国的夏都,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跨越天山南北三条古道之一的夏塔古道,就是从这里起始的。
跟乌孙和车师两条古道相比,夏塔古道是连通北疆和南疆的古道中最为险峻的。这条古道也是当年玄奘法师去西天取经所经之路,因此也被人称作“唐僧古道”。
夏塔景区很大,集谷地、山口、温泉、河流、冰川、森林、草地以及古道、古遗址于一体,是许多探险爱好者青睐的地方。
我们到夏塔属于行程上的“见缝插针”,时间安排得比较紧。到达景区门口的时候,已将近19时。这个时间对于地处西域的夏塔来说虽还算不上太晚,但景区也即将停止入园。好在景区工作人员热情相助,终使我们赶在闭园之前搭上了进入景区的“末班车”。
从游客中心到我们要去的地方有一段路程,坐景区交通车就花了近一个小时。下车后,我们抓紧时间直奔主题,在鸟雀的鸣叫和流水的哗哗声中,踏上了被称为天山南北之间“捷径”的夏塔古道。
都说夏塔古道是丝绸之路上最为险峻的古隘道,可我们走的那一段,却美得如同仙境。放眼望去,远处青山苍翠,近处绿草如茵,空中有黑鸢盘旋,脚边有野花簇拥。流水淙淙的夏塔河边,还有几匹马儿正悠闲地吃着草。此情景,神话中的伊甸园也不过如此吧?
夏塔古道全长约120公里。从我们所在的地方往前走,沿着夏塔河谷一路向南,翻过天山主脊上的木札尔特冰川,也就是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中记录的“凌山”,再经哈达木孜达坂,就能到达南疆的温宿县。想着当年玄奘求经路上的艰辛,不由得对这位高僧心生敬意。
去之前曾听朋友说,夏塔的天气变化多端,哪怕上午阳光灿烂,到了下午,大概率会变天,风雨说来就来。所以,进入景区之前,我还特地备好了雨具。不过,朋友说的风雨天气并没有出现。这,或许是老天对我们的眷顾吧?
因为时间的原因,我们不能在古道上走太远。大约走出三四公里后,我们就在夏塔河边停了下来,细细观赏四周的美景。在右前方河谷的远方,可以看到巍然屹立着的木札尔特冰川。
木札尔特是古突厥语,为“冰达坂”之意,所以木札尔特冰川也被称作木札尔特冰达坂。它雄奇险峻,伟岸挺拔,被冰雪覆盖的山体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一片银光。弥漫在山顶的云霭微微飘动着,宛如罩在雪峰上方的一层轻纱,为巍峨的木札尔特冰川增添了几分神秘感和圣洁感。
夏塔是一个美丽的峡谷公园景区。峡谷里的夏塔河,是古道旁一道流动着的风景。河水呈带着些浅灰的乳白色,望过去,就像一条奔流不息的“牛奶河”。有人说,河水的颜色是雪山冰融水所致。也有人说,那是河床里的石头被河水日夜冲刷后生成的灰白色泥粉,把河水“染”成了乳白。
不知不觉中,时间已过21时。这时候,夕阳渐渐西沉,光线开始变得柔和,呈现出一种暖暖的金黄色。原本乳白色的夏塔河水和河滩上灰白色的沙石,以及不远处被阳光照着的山体,都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黄色的薄膜。那画面,壮美极了。
那一刻,几乎所有人都因这美景而陶醉。大家尽情地拍照,并时不时把目光落在远处的木札尔特冰川上,期待着“日照金山”奇景的出现。
老天果然没有让我们失望。21时43分,木札尔特冰川银白色的峰峦上开始泛出浅黄色。数分钟后,颜色越来越深,整个冰川都被染上一层金黄。尽管冰峰顶端缭绕着一些云雾,没有完全显露出来,但此情此景,已经让我们感到莫大的幸运了。
“日照金山”的美景持续了不到10分钟。在一片心满意足的赞叹声中,大家收拾好随身物品,匆匆往回走,去赶最后一班景区交通车。
我和3个同伴走得晚,落在了最后面。22时18分,就在我们加快脚步,想要赶上前面的队伍时,有个同伴无意间回头望了一眼,然后就神情激动地大叫起来:“哇!你们快看!”
我们在惊异之中回过头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壮美得让人难以置信的图景:冰雪覆盖着的木札尔特冰川顶部,被大自然用“神笔”涂抹上了一层嫣红的玫瑰色。一直面目冷峻的冰川雪峰,此刻露出了难得一见的少女般的温柔。那一刻,我们忘记了一切,完全沉醉在这天赐的罕见美景之中。
美好的东西总是稍纵即逝。只几分钟工夫,那抹玫瑰色就慢慢隐退,暮色中的木札尔特冰川也渐渐恢复了它原先那副冷峻的模样。要不是有相机把那奇幻的一幕记录下来,真会让人怀疑是否身处梦境之中。
算起来,除去来回乘坐景区交通车的时间,我们在夏塔古道上停留了只不过两个多小时。可这短短的两个多小时,却给了我们太多惊喜。夏塔是慷慨的,为远道而去的我们送上了这么多难得一见的美景。
走进夏塔,就像打开一部耐读的书,走进一幅颜色丰富、耐看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