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转自:中工网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在即,“逆向考研”突然成为了网络热词。所谓“逆向考研”,主要指的是“双一流”高校的本科毕业生选择考取“双非”高校研究生的情况...
本文转自:中工网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在即,“逆向考研”突然成为了网络热词。所谓“逆向考研”,主要指的是“双一流”高校的本科毕业生选择考取“双非”高校研究生的情况。在舆论场上,有人认为这是不求上进的表现。
按照一般认知,学生考研通常都会倾向于报考同级别或是排名更高的学校。显然,“逆向考研”并不符合人们对于“人往高处走”的期望,因此,难免遭到一些质疑。
不可否认,考研竞争日趋激烈,部分名校大学生选择“逆向考研”是迫于无奈。但仔细分析也会发现,有很多考生是根据自身志向,冲着这些目标高校的热门、强势学科而来的。当然,也有考生是出于院校区位、导师水平、未来前景等考虑做出的个性化选择。所以,“逆向考研”的动机是复杂的,并且这是个无关对错公平的个人选择问题。在不了解全貌的情况下,给“逆行”的考生扣上“不求上进”的帽子,不免有些贸然。
每个学子都期待欣赏到象牙塔顶的风景,但很多考生未必能在塔尖找到一席之地。在这个时候放低姿态,将目标院校“往下挪一挪”,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理性选择。考研这场竞赛本就不是只有一个方向和跑道,任何领域都有精彩的篇章,考生们只要调整心态、理性规划、全力备考,即便高度有所下降,路一样能越走越宽。
总而言之,无论是“向上走”还是“逆向行”都需要付出相当的努力,都值得被尊重。所以,作为旁观者,对“逆向考研”的考生应当少一些求全责备,多一些理解和鼓励,营造一个宽松包容的舆论氛围,助他们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