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蜜蜡”是近几年才出现的通过人为因素加工出来的蜜蜡品种,三年前见到的都是成品(成品圆珠),现在已经有很多水煮原石了。水煮蜜蜡有什么特点?可以鉴别吗?
水煮蜜蜡这种技术可以说是专门针对中国人,因为这个技术的产生的根源是中国人对蜜蜡的过分偏爱。天然琥珀中蜜蜡与琥珀完全可以达到5:5的比例,甚至蜜蜡还会多些,但毕竟有一半的琥珀,在市场需求的影响下,透明的琥珀在中国卖不起价格(或者说价格要比蜜蜡低得多),这就使得国内的琥珀加工厂在挑选原石时希望绝大多数是蜜蜡(甚至是全蜜蜡),这样就促成了国外的原料商只要有可能就把金绞蜜加工成蜜蜡。这就是“水煮蜜蜡”产生的根源。水煮即可以用于原石也可以用于成品。
先来看看这究竟是个啥玩意儿
不仅有水煮的原石,还有很多水煮的珠子,甚至出现水煮过,让珠子的颜色匀称以后再烤色,为了迎合国人的所谓“鸡油黄”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
珠子颜色够鸡油
先是料子,皮子会分层这大家也是熟知了,把皮子磨开之后便是这个样子。可以清楚的看到之后还有纹路。皮下还有均匀的气泡。另外这层皮子有较高的硬度和多为白色也是一个特点。
切开之后皮子的分层更加明显。小气泡会分布在白色部分周围,由于过于细小,所以拍的不是很清楚。猜想可能是一块金包密。
经过荧光测试发现水煮和一般的料并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建议大家挑货的时候多看看这种白色皮子的水白料!
发个亮瞎狗眼的,水煮白蜜!!不过毛子还挺好,会告诉进货商这些是水煮的料子。比国内的一些商家要实在很多!
水煮蜜蜡的技术原理
水煮蜜蜡采用的技术与“珍珠蜜蜡”是一样的,采用的原料也都是金绞蜜,只是所要达到的目的不一样。
下图是金绞蜜的截面示意图,自然形成的金绞蜜中透明部分的琥珀与不透明部分的蜜蜡是无序地自然交织在一起。
下图是优化后的珍珠蜜的截面图,珍珠蜜是以金绞蜜做为原材料,通过人工的方式改变金绞蜜中琥珀与蜜蜡的分布情况,而得到更为漂亮的、琥珀与蜜蜡呈界限分明地分布的金绞蜜。虽然珍珠蜜改变了琥珀的内部结构,但其本意是为了美化,如果说这种人为的技术加工属于优化,还是可以接受的。
下图是水煮蜜蜡的截面图,原材料也是金绞蜜蜡,通过改变琥珀与蜜蜡的分布结构后,目的是为得到“满蜜蜡”,视觉上看起来的是满蜜蜡。
鉴别水煮蜜蜡原石
上面我们已经讲清楚了“水煮蜜蜡”是怎么回来,再回过头来去鉴别这类原石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了。我们再看看这组照片:
注意观察红圈中的原石。发现了没有?原石的皮是蜜蜡,中间是比较透明的琥珀,很容易分别吧。
再上两张特写照片,这回看清楚了吧。
虽然分别不难,但购买原石时绝对不能大意,注意观察上图的皮色是没有异常的,也就是说从皮色上是分别不出来的。
这里要提醒大家,我们说的很容易分别是起码有一个断面的,如果没有断面全皮的原石是很难分别的,而且还可能是一批的原石中渗入一部分水煮的,分别起来绝对不轻松。
水煮蜜蜡成品的鉴别
在说如何鉴别成品之前我们先看一件水煮蜜蜡,从原石到成品的过程:
成品吊坠是这样的,能够鉴别的出来吗?很难吧。再看去了皮的水煮蜜蜡,能分辨得出来吗?
从照片上是很难分辨的,可以告诉大家一个鉴定的依据,那就是水煮蜜蜡的“蜡”是分布在表面的,而中间是透明的琥珀,打灯看可以可以看到中间是很“空”的,不如真正的满蜜蜡那么“实”。
没有成品照片可以提供,因为照片上看不出来,提供照片没有意义。
为什么要加工“水煮蜜蜡”
水煮蜜蜡这种技术可以说是专门针对中国人,因为这个技术的产生的根源是中国人对蜜蜡的过分偏爱。天然琥珀中蜜蜡与琥珀完全可以达到5:5的比例,甚至蜜蜡还会多些,但毕竟有一半的琥珀,在市场需求的影响下,透明的琥珀在中国卖不起价格(或者说价格要比蜜蜡低得多),这就使得国内的琥珀加工厂在挑选原石时希望绝大多数是蜜蜡(甚至是全蜜蜡),这样就促成了国外的原料商只要有可能就把金绞蜜加工成蜜蜡。这就是“水煮蜜蜡”产生的根源。水煮即可以用于原石也可以用于成品。
为什么要加工“水煮蜜蜡”
珠宝行业“优化”目的是为了美化产品,一般要求不改变原有结构,不加入外来色素。“水煮蜜蜡技术是否属于优化目前在国际上,包括我国的国家标准中都没有定义,在鉴定机构的鉴定结论中是默认为天然琥珀,不做任何标注。我个人认为“水者技术”不该属于优化,应该加以备注。理由如下:
1、水煮技术会影响琥珀中的琥珀酸等物质;
2、水煮技术改变了琥珀的结构;
3、水煮技术是在伪造“满蜜蜡”;
4、水煮技术的主观意识是在欺骗,把通过人工优化的金绞蜜误导成满蜜蜡。
这篇文章也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看起来都是“满蜜蜡”而价格差距却很大,也许可以从这里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