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个月,三部门再次就光伏行业供应链震荡的现象约谈相关上游硅企,打击囤货抬价行为。从硅料供给端来看,9月份硅料供应随着主要硅料企业的复工而增加。
据工信部官网10月9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能源局三部门集体约谈多晶硅企业及行业机构严厉打击哄抬价格等行为。
今日,一家A股上市光伏企业的营销主管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了解到,现在暂时还没有更进一步实质性的动作落地,例如对相关企业进行直接惩罚等等。再加上现在不公布硅料价格了,所以目前来看短期内硅料价格应该还降不下来。”
“国家出台相关政策监管市场价格,为企业把控、规避一些风险,站在我们企业的角度肯定是喜闻乐见的,也一定会跟随国家政府的脚步随行。”另一家位于光伏产业链中游企业的市场部总经理今天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来看,我们公司光伏电池和组件都是处于有序的生产和发展中,没有因为原材料价格的猛涨而乱了阵脚,更不会参与抢货囤货。”
【文玩:绿松石、南红玛瑙、蜜蜡一手货源】 添加掌柜微信,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上游硅料企业一般在月初的时候就将整个月的订单签订完了,市面上基本都以执行长单、超签订单和少量散单为主,但是成交的少量散单价格都比较高。”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副秘书长胡麒牧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称,“一个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一定是靠技术进步的内生动力驱动的,如果利润过度集中于产业链的上游原材料环节,而不是技术创新驱动的中下游研发制造环节,对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没有益处,反倒会导致中下游制造环节企业的利润被摊薄,限制了研发投入能力进而阻碍技术进步。光伏产业在流通环节囤积硅料炒作的行为会进一步加剧供需的失衡,推高上游硅料的价格,导致整个产业链的利润向上游集中,不利于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部门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近期国内光伏产业部分环节产品价格持续急剧上涨,引发产业链供应链剧烈震荡,其中既有国际贸易环境复杂、新冠疫情反复冲击、下游需求大幅增长、各环节建设周期差异等原因,也有部分企业炒作哄抬价格、个别从业者囤积居奇等因素。
据工信部官网消息,三部门对部分光伏企业及行业机构提出的工作要求包括以下三点。一是要着眼大局和长远利益,坚持上下游合作共赢,促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要切实加强企业自律,深入开展自查自纠,自觉规范销售行为,不搞囤积居奇、借机炒作等哄抬价格行为;三是要统筹推进光伏存量项目建设,合理释放已建产能,适度加快在建合规项目建设步伐,同时对后续新建产能大规模投产要提前研判、防范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是时隔两个月,三部门再次约谈光伏行业供应链震荡的现象。
8月24日,三部门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中指出光伏行业当时出现阶段性供需错配、部分供应链价格剧烈震荡等情况,个别环节出现囤积居奇等苗头,提出有的地方出现割裂市场、区域封闭等问题,并提出亟需深化管理,引导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
目前,国内硅料环节第一梯队的企业包括通威股份(600438.SH)、协鑫科技(03800.HK)、新特能源(01799.HK)、大全能源(688303.SH)、东方希望、亚洲硅业等。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从供给端来看,刚刚过去的9月份硅料供应量随着主要硅企的复工有所增加。据上海有色网(全称为shanghai metals market,下称SMM)统计数据,9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约为7.62万吨,环比8月份增长近23%。
SMM分析称, 9月份国内硅料供应的增长点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限电影响的结束以及部分检修厂家的复产对多晶硅供应形成一定支撑,其中新特能源、四川协鑫、东方希望等一线厂家的恢复生产对多晶硅带来了约9000吨的增量。另一方面,新建产能的顺利爬坡亦带来了供应的增长,其中协鑫、内蒙新特、青海丽豪等厂家带来约7000吨的供应增量。
SMM进一步预测称,预计10月份硅料产量8.3万吨至8.5万吨,今年年底达到10万吨/月产能。
责任编辑:王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