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章咪佳
这两天,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正在展出“越颂——中华文物中的浙江传奇”,走进展厅的“阿育王塔”版块,你会看到,在南侧,杭州雷峰塔遗址出土的两座吴越国阿育王塔比肩而立,遥望远处。沿着它们的视线往北厅看:来自南京长干寺地宫出土的北宋制造阿育王塔岿然坐镇,正回望它们——这座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阿育王塔,高120厘米,底座宽40厘米,体格大出南厅二塔好几倍。
这座七宝鎏金阿育塔王,是南京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2008年,浙江省博物馆历史文物部主任黎毓馨,应邀参加了南京报恩寺遗址(北宋时称“长干寺”)地宫的挖掘工作,见证了这座塔王的面世过程。
这样的遥相呼应,千百年来前所未有。
【文玩:绿松石、南红玛瑙、蜜蜡一手货源】 添加掌柜微信,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这场2022年9月开幕的大展上,来自全国40家考古文博机构的148件(组)精品收藏中,至少有2/3的展品来自长三角地区的各家文博单位和机构。
这样的长三角一体化交流与融合,已经持续有相当一段时间了。
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水华告诉记者,长三角“一体化”的基础,是要有共同点,有共同的诉求;同时,共同体中的彼此是差异化发展的,这样才能形成互补,“一体化并不仅仅是同质体量的放大。”
以长三角地区的浙江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为例,三家博物馆位于江南文化覆盖地区,都在长江文明的起源地。
三家博物馆的馆藏各有所长:上博在古代书画、青铜器领域领先,南京博物院馆藏的综合性更强,浙江省博物馆在史前文物,瓷器,明清书画等领域见长。“相比其他两地的博物馆,浙博的馆藏序列更加完整,从史前河姆渡文化开始到当代,每个时代都覆盖有各种器物类型的经典藏品。”这几年,长三角的博物馆搞“江南”主题的大展,必然会彼此借调馆藏精品文物。同时,大家会以共同感兴趣的议题,做联合展览、学术研讨。
去年,长三角地区博物馆关于“宋韵文化”的议题,做出了新的融合尝试。2021年12月,一场由浙江省博物馆与南京博物院携手打造的跨年大展“宋韵——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在南京博物院开展。
这场特展以300余件浙江精品宋代文物,聚焦群星闪耀的中国士大夫阶层。
重文教兴科举,让宋朝成为了培养“士人”的黄金时代,此前概念尚有些模糊的“文人”“士大夫”,开始变得清晰。地缘相近的江南地区,在这样的趋势中人缘相亲、文缘相通。士大夫读书治学、清通淡泊的人生态度影响至今。
当下,“包邮区”人们的骨子里,流淌着的,正式千年前士大夫的基因。
就在这场宋韵特展之前的2021年11月底,一场关联苏州、上海、杭州三地的突发疫情,一度打乱了长三角包邮区人们的平静生活。
3位从上海出发的姑娘特意赶去苏州吴文化博物馆,听了一场浙江大学教授有关“宋元建筑”的讲座,随后又按图索骥打卡了那些“藏”在深巷的宋景点。
伴随着这条冷门寻宋路线的“出圈”,网友对这件事的评论,展现出了充分的包容态度。
这份包容的背后,是人们对千年宋文化的兴趣,对延续至今的江南生活的好奇,以及在富饶物质之外丰裕的精神追求。
很快,姑苏晚报、新民晚报连同钱江晚报,用一系列“待无恙 多来往 共江南”的文章彼此呼应,为长三角的人们搭起了突破地理时空的人情链接。
在此基础上,钱江晚报携手新民晚报、扬子晚报和姑苏晚报推出“待无恙,多来往——长三角四大晚报联手邀你寻宋江南”的特别策划。浙博与南博的这场联展,正是“寻宋江南”的报道内容之一。
“寻宋江南”,寻找的正是文化基因。这也是三地文博系统长期关注的议题——如何理解“江南”的内涵。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举止与精神风貌,甚至可以突破地理与时空的界限彼此融通。
作为“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一百年党史”的起源地,拥有文化区位优势的浙江,将在未来的长三角融合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