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假:用一种东西代替另一种物品,用以假乱真的形式以求谋得高价或者卖出,在文玩圈子里不能容忍的。
关于做旧:新的物件儿做成老货,以仿品冒充真品进行出售,这种一般在瓷器、青铜器、玉器等上适用。
不管是作假还是做旧,虽然令人不齿,但这种赝品文化至少流传千年之久,打假与打眼儿的故事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但不是所有的做旧在文玩圈内人都不能接受,比如各种菩提子、文玩核桃等,只要做得漂亮就有市场。

【文玩:绿松石、南红玛瑙、蜜蜡一手货源】 添加掌柜微信,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长时间把一件文玩盘到变色、包浆等,买别人盘好的要么太贵要么人家不出手,不如直接买一个现成的省事,即便是做旧只要做的好还是可以接受的。
还有一种有机宝石的做旧,大多数圈内人也可以接受,那就是蜜蜡,真正的老蜜蜡大多数来自、西藏、西亚、欧洲。
西藏的老蜜蜡大多数传承用品,基本都是蜡饼子、车轮型、扣子型,很少愿意出手,并且价格非常昂贵。
西亚老蜜蜡,1 货币基本都是扁的中间有个大孔,因为可以用绳子穿起来;2 贵族和上层社会佩戴的首饰,例如穆斯林富人手串等;3水烟的烟嘴头、烟管等;4 穆斯林祈祷用的泰斯比哈念珠。
欧洲回流老蜜蜡:有枣型珠子、银镶嵌饰品、各种工艺品甚至实用品等,整体来说欧洲的做工偏好,因为本身产地资源多,再者琥珀使用的历史文化悠久,加工制作或许更为专业。
再者,其实非洲很多部落也有使用蜜蜡作为装饰品,但是要小心的是有许多粉压品。
在我国古代也有使用蜜蜡的痕迹,如清代的一些手持珠、帽花以及雕刻的鼻烟壶等,但是这些市场上不怎么流通,因为太少了。
相对玉石来说蜜蜡比较软加工起来更为方便,随便一块石头就可以打磨成型,稍微硬一些东西就可以钻孔,且开采容易(最早波罗的海沿岸很容易捡到),所以它的应用在欧洲更为广泛。
再者蜜蜡很轻,就像非洲、西藏人身上头上或戴或挂那么多,也不会很重,且颜色好看味道清香,运输起来也比较方便。
说了半天天然的老蜜蜡,该进入正题说说现代蜜蜡做旧那些事儿,如今琥珀蜜蜡做旧技术非常成熟,基本都是物理方式为之。
天然的蜜蜡打磨成型,持续控制在一定高温下,并加入大量氧气,用时一般在一周以上甚至一个月多,加速它的氧化后就呈现出颜色、风化纹都不亚于老蜜蜡的感觉。
至于磨损、孔道我感觉不重要,可以做得出来但是有必要么?做完之后有啥用?大多数人入手老蜜蜡还是看它的整体品相与蜡质好坏。
入手蜜蜡与瓷器、青铜器不同,后者必须求真和到代,收藏的是文化与稀有属于古董,而前者主要还是玩,因为大多数的老蜜蜡收藏价值不高,除非个别稀有品。
还有蜜蜡这种树脂化石本身形成于4千万年以前,有的天然老皮子本身就很美,远比我们人类使用几十几百年要好看得多。
现在购物大家恢复理性,很少有人一听说这是老蜜蜡老货,就愣愣的花大价格入手了。就是你拿着做旧的蜜蜡去珠宝鉴定机构,检测结果也是天然琥珀。
玩老蜜蜡和做旧蜜蜡,有人玩的是文化、情怀、年代感,有人耍的是品相、感觉和格调,本质上都没有错,当然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为这个文玩本身就是一种极少的业余爱好而已,如果都是天然的东西何必一较高下。
对于老蜜蜡,说说你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如果手里有敢不敢亮出来晒晒太阳,大家一起欣赏……